@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用灵魂玩墨,用精神思考

当雨果将冉·阿让的这颗高贵的灵魂锁在坟墓,你是否会流着泪为他祈祷?当绛珠还尽了神瑛最后一滴泪,你是否想借一盏明灯照亮太虚幻境的路?当史铁生在秋天看到了北海的菊花,你是否也看到了生命的形状?如果否,那便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中的死读。

uc下一页:用灵魂玩墨,用精神思.jpg

一切带有功利性目的的读书都是不可取的。读书本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灵魂深处的对话,它可以带给我们世俗世界之外的、居世俗之上的东西。有如《沉思录》中“相信一个焚毁其作品的诗人所说的话”,《古典的中国》中“世界啊,我来了,我爱了,直到生命的尽头,请你也爱我吧”。作家用文字创造美,而美,将改变世界……这些话,好似在直击你的灵魂,跨越一切物质与世俗向你提问:是腐朽,还是滚烫?而倘若你只是“死读”,只为了了解其皮毛或应付考试,那么这其中的妙处实是“难与君说”。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死读,真正走进书中呢?朱熹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首先你要有一个清净的、想要去读书的心静,然后便是要专心致志,心眼专一则才可谈读之思、读之问。或是在一个下着雨的下午,偷的浮生半日闲,把咱书一捧,满口墨香,岂不乐乎?又或是隆冬新雪,红泥小火炉,细品张岱“拥毳衣炉火”去看白雪的深意,直攒到明年就旧雪烹茶,新柳暂借杯中三分色,不更乐乎?

再有便是要广泛地读。若只拘于一类书籍,与死读何异?鲁迅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要想深入一本书,变要有多本书做铺垫。如在看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之前,若已读过《祝福》《药》等便会对小说中“吃人”二字拥有更深层面的理解。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小说更是为我们的四维拓宽道路。每位作者的思想与理念总是不同的,我们要学会兼容,学会辩证,以此来充实自己的理想,进行自己的思考。

在这个多数人追求功利的社会,希望读书不会成为我们追求功利而设立的目标。书是一轮明月,是一泓清泉。只有以一个清静的心静,才能感受到月光的皎洁,泉水的甘甜。(文/杳冥)

uc下一页一条河的隐秘

相关推荐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远方,那片辽阔无垠的地方,有海,有山,有林,还有那些自由翱翔的梦。我,就像一只小小的鸟儿,在这浩瀚的天空中奋力振动着翅膀,试图挣脱脚下的...

好文天地 2025.02.22 0 864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人来人往,吵吵嚷嚷。我们这代人,情绪像春天的花儿,开得快谢得也快;心思呢,却像迷宫,绕来绕去,复杂得很。行动上呢,又...

好文天地 2025.02.21 0 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