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搬砖老湿机 好文天地 2022.01.24
蜗牛因东游泰山和南下长江的目标过于远大无法实现而最终无所作为死在野草丛中,令人不暇哀之,而真正所哀的并非蜗牛之死,而是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无法脚踏实地,是无自知之明的好高骛远。唯如李大钊先生所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方可勤勉务实,励精笃行,扬帆起航,奔赴星辰。
蜗牛立下东游泰山和南下长江这般脱离实际的目标,不禁令人唏嘘。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摆正自己只能招致失败。春秋时期,今河南境内的诸侯国息国不顾自身实情、于人力薄弱、物质稀少、军事落后的局面下,仍率然发起攻打郑国的战争,最终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无奈面对这缺乏自知所导致的暗淡结局。
于《时生》中,东野圭吾写道:“没有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脱离实际的双眼,只能望见“虚幻”的天空。摘取星辰靠的不是一日复一日的仰望,而是一步接一步的攀登。正如传奇女拳手张伟丽为站在格斗场上捧回桂冠,无数个日夜的艰辛训练,一步步抹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正如珠峰斗士夏伯渝,四十三年的疾痛惨淡,凛冽风雪助其五度攀登,以残疾人的身份抵达世界至高点。唯有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而当蜗牛无所作为,死在野草丛中,从中投射出现实的影子——对于目标任重道远的逃避,对于当下舒适的依偎更令人气愤。自是有“佛系”、“丧系”、“躺平”横流社会;自是有“空巢青年”退缩于自己的小空间,封闭自我,逃避社会;自是有二战后美国名为“垮掉的一代”的文学流派,男女青年作家生活颓靡,不修边幅直至沉沦堕落。毋庸置疑,如此自暴自弃,逃避理想与现实绝非是时代的青年应有之姿。
现今之青年,需以蜗牛为警钟,切莫好高骛远。识己优劣得失,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正如司马迁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以目标为动力,向往之,其将如星星般为我们指引方向,付诸行动,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望诸青年皆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擦亮认知自我之明镜,点燃追逐理想之火炬,于新时代趁风扬帆,奔赴星辰。(文/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