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空眼失万物,聚焦生葳蕤

尼采曾落墨:“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生于尘世间,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最多也最常用的方式。可以说失去眼睛,我们就很难在世间快乐的生存下去,会迷失方向难以跃过障碍,不见周围人事难融于社会,而壮美山川、名胜古迹更是与我们无缘。

可尼采所言却是在告诉我们,“看”世界是有界限范围的,我们的见识就锁在这个范围内,这自然是因人而异的。同样的,“看见”世界也不等于“认识”世界。

空眼失万物,聚焦生葳蕤

没有目的的眼观世界,其实是看不见一切的。在同样的位置,同样目力的人,所见所得却是不一样的。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泛泛扫过周遭景物,离开这里后什么都没留下。

另一个是画家来取景,明晰了山色水色,一幅青绿山水便跃然纸上,还窥见了山水背后悠远的意境来。可见世界一直都是那个世界,人类认识世界则取决于视野和视角,须带有目的性的去发现、去探究,方可得到世界赠于我们的美好。

聚焦于一事物,发现自然的真谛。既然要带着目的去“看”世界,当然也少不了仔细观察你所要研究或是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列文虎克从小热爱探索大自然奥秘,最终发明世界医学史上第一台显微镜,带领人们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孟德尔观察豌豆性状,揭示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催生了遗传学的诞生。屠呦呦接过研制抗疟疾药物的重任,在万千中草药中锁定了青蒿,挖掘出千百年来青蒿为人忽略的功效。他们都是凭借着一双慧眼,徜徉在自己波澜壮阔的大河里,看到了常人所未发现的独特景色。

空眼失万物,聚焦生葳蕤。世界万般精彩,同样万般神秘。上苍赐予我们眼睛,自是要我们看见“可看见”的同时,也去探寻“不可见”的。当然,茫茫天地如此广阔,我们不能览尽世间一切,那就需要我们着目于某一领域,汇集彼此的眼睛,得天下复杂纷繁的奇景与见识。

萨特曾言:“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愿你我在尘萦含光的世间,不为空眼,看到所想看到的,一株幼苗间偷偷藏着的丰葺洞天。(文/漱玉)

相关推荐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远方,那片辽阔无垠的地方,有海,有山,有林,还有那些自由翱翔的梦。我,就像一只小小的鸟儿,在这浩瀚的天空中奋力振动着翅膀,试图挣脱脚下的...

好文天地 2025.02.22 0 859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人来人往,吵吵嚷嚷。我们这代人,情绪像春天的花儿,开得快谢得也快;心思呢,却像迷宫,绕来绕去,复杂得很。行动上呢,又...

好文天地 2025.02.21 0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