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千载文化韵,万古长相存

魏征曾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诚如君言,千载历史,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正是先人用智慧和血汗交织成的华夏五千年文化。它如同窖藏老酒一般,经过时光层层堆叠,醇香而令人回味无穷。

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到殷商时代的青铜器皿,从战国的帛画都汉代的雕塑,从唐中的宋词到明清的小说。四季更迭,岁月流转,中华文化大气磅礴,质而不俚,令人叹为观止。

千载文化韵,万古长相存

五千年栉风沐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凝聚的是千万人的智慧结晶,它书写的是千万载的历史丰歌。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决不是一幅挂在墙上油墨自干的水墨画,不容任增添涂改。

正是“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文化是流动的,是发展的,是随着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的。只有将千年文化与创新相结合,谱时代新篇,才能让中华文化万古长相存。

亦如张爱玲所说,“传统的本身增强了力量,因为它不停的被吸引,用到新的人,新的事物和局面上。”中华文化似三月阳春,革故鼎新。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中华文化正以符合当下信息发展的方式遂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故宫的“掌门人"单霁翔,为了不让99%的藏品仅存于库房,踏遍故宫,只为扩大开放。不仅如此,在他的带领下,各种文创产品纷纷上线,故宫的口红,慈禧的火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几十载青春和生命重绘敦煌,大胆构思“数字敦煌″。将每一个洞窟,每一座雕塑,每一幅壁画都建立数字档案,让莫高窟“青春永驻"。

“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已然成为时代的呼声。没有一个民族是一个孤岛,更没有一种文化可以独立存在。中华文化因创新而变得更好,中华文化因创新而走向世界。

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部,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是为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愿我中华千载文化韵,以创新之新姿,博得万古长相存。(文/洲上水清)

相关推荐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远方,那片辽阔无垠的地方,有海,有山,有林,还有那些自由翱翔的梦。我,就像一只小小的鸟儿,在这浩瀚的天空中奋力振动着翅膀,试图挣脱脚下的...

好文天地 2025.02.22 0 863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人来人往,吵吵嚷嚷。我们这代人,情绪像春天的花儿,开得快谢得也快;心思呢,却像迷宫,绕来绕去,复杂得很。行动上呢,又...

好文天地 2025.02.21 0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