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圈子即隐喻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媒介即隐喻。”媒介的形态反应着文化的形态。

媒介形态的演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万物皆有缝隙,那是信息技术透进去的地方。圈子也是一种隐喻,圈子的形态反应着童年的形态。

“我们这一代,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爷辈从岁月的风雨中走来,站在山麓处,感怀着曾经滚铁圈的时光。父辈从天地的变革中走来,站在山腰处,回忆儿时在腰间旋转呼啦圈的单纯。

子代在风雨和变革后的安稳里降生,在信息的爆炸发展中成长,站在山顶处,捧着手机,刷着朋友圈。铁圈与呼啦圈是简单、快乐童年的代名词,是爷辈与父辈时代的记忆名片。

而今的朋友圈,一块冰冷的屏幕下装载着人世冷暖,宣告着众多童年里的纯真被抹杀。童年不应该是那被眼镜遮盖清瞳、被信息充盈心灵的时光,而应该是总在转角与快乐相拥的年岁。

圈子即隐喻

铁圈与呼啦圈代表着的童年形态是彩云、是琉璃,是前进路上忍不住回望的美好。虽说“彩云易散琉璃脆”,但童年的简单与快乐会糅合成丝线,对编织未来人生起着莫大的作用。

M国诗人惠特曼四岁以前与苹果园和家畜作伴,简单而质朴的乡村田野给予他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给予他无限的提笔时的灵思。在其著作《草叶集》的字里行间,明显能体悟到他童年时眼睛里映着的小小世界的模样。

铁圈、呼啦圈、乡村、田野,这些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名词,却为童年注入它应当有的灵魂。它们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串联起来,编织出的未来充满了人情与希望。

袁凌在《寂静的孩子》一书中写到:“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一条奔腾的瀑布。”而今的孩子,依旧是奔腾向前的瀑布,却以朋友圈作为一道屏障,将本该如鲸一般是群居动物的自己推向孤独的深渊。

朋友圈下的童年,孩子们在众多感官中选择了用眼获取信息而非身体力行,在众多活动中选择了用手机换取轻松而非跑闹欢腾。这般童年形态,把人与冰冷科技绑定在一起,使得孩子在人际关系里出现严重断层,体会着站在时代顶端“高处不胜寒”的感受。

厚重镜片下的世界,不免比用眼直接观赏到的世界扭曲了些。朋友圈下的童年,不免比单纯快乐的童年孤独了些。

圈子即隐喻。圈子的形态反映着童年的形态,反应着社会向前推进的状态。在信息交错朋友圈中,单纯快乐的童心未泯,积极交往的童心未泯,方得始终。(文/墨离书)

相关推荐

宿命织锦,共绘你我之章

宿命织锦,共绘你我之章

晨曦微露,云霞轻舞,我漫步于幽径,耳畔是林间细语,眼前是花影婆娑。一切,仿佛是天意精心布置的序曲,引领我走向与你相遇的必然。我曾幻想,若...

好文天地 2025.07.19 0 678

与闲寂共翩跹

与闲寂共翩跹

黄昏时分,天际的云霞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以她独有的温柔轻抚着每一寸疲惫的土地。轻柔的晚风,携着远处稻田的香气,与偶尔传来的蛙鸣交织成夏末...

好文天地 2025.07.18 0 789

慎思方举步,笃行以致远

慎思方举步,笃行以致远

古训有言:“三思而后行。”此句如黄钟大吕,穿越千年时光,依旧在耳畔回响,提醒着世人行事前需深思熟虑。人生恰似一幅未竟的画卷,每一笔落下,...

好文天地 2025.07.14 0 809

天道均衡,盈亏相济

天道均衡,盈亏相济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此乃宇宙间亘古不变的真理。何以见得?试观自然界之循环往复,四季更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无一不是能量与物质的转换...

好文天地 2025.07.10 3 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