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涛哥挣米 好文天地 2021.11.06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回眸一瞬,栉风沐雨洗尽了一代代的名字, 但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激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有责任去成为有精神的人,塑造成有为之人。
人是要有一点树立理想的精神。理想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观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无数青年科技工作者许下宏伟志向,海啸级后浪曹原一马当先;无数大学生回到农村,致力于扶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汪国真曾说:“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正如此言,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用树立远大的理想,然后奋不顾身的去追逐,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人是要有一点秉持初心的精神。董卿曾说:“初心,最开始时是一颗种子。”“鹤的女儿”徐卓同她家三代人扎根于扎龙湿地,从她的爷爷开始,便保护着头顶飞翔的丹顶鹤,她的姑姑也因为保护丹顶鹤不幸遇难,徐卓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扎龙湿地,同家人一起坚守在那里。徐家三代人,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着湿地的生命礼赞,书写了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奉献,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初心永存。
我们正值青春,自应播下出新的种子,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不忘初心的精神去灌溉,使其长成枝叶葳蕤 的样子,拥抱不变的自己,拥抱崭新的未来。
人是要有一点无私奉献的精神。“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告诉我们:“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她毕业于北大历史系,怀揣着研究祖国文化遗产的热情,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戈壁大漠,她不求能有什么回报,只是与莫高窟厮守了半个世纪,她毕生致力于敦煌石窟考古和科学保护,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历史文化。
正因为一个人的奉献,他才能够真正的成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也要用奉献精神才好每一个脚步,将小我投身于大我之中,心怀天下,面向人民,有着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己的未来与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等待寒冬散尽,春燕归来。树立理想志存高远,秉持初心不忘本源,无私奉献点燃青春。我们是新时代的开创者,是祖国的未来。回望于历史,那些精神悬挂于夜空,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少年当自强,精神展霓虹,愿我们砥砺前行,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少年的最坚毅最决绝的精神面貌。 (文/江成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