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心宽待他人,心容望未来

纪伯伦曾这样描述过伟人:“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宽容待人是一种权衡,需要我们在外与己,当下与长远间寻求平衡。

重外轻己谓之“容”。亦舒在《我们不是天使》一书中写道:“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诚如斯言,宽容是基于一定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所锤炼出的一种品质。

回望历史,齐桓公正是在出国避难、争夺君位等险境中磨砺出宽容待人的君王风范,才有了后来鲍叔让贤,桓公纳士的佳话流传千年。

心宽待他人,心容望未来

再望儒圣孔夫子,也曾发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感慨,可随着游历诸国途中遇到的不理解愈多,孔夫子的传道之心反而愈加坚定,就连风餐露宿被侍卫描述为“累累若丧家之犬”时,也能欣然笑曰:“然哉,然哉。”他们在次次磨砺中容人情冷暖,感他人之艰,在次次宽容中诠释伟人胸怀。学会宽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领悟。

重长远轻当下谓之“宽”。马克吐温曾言:“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下,这就是宽容。”这句话本是赞颂宽容是一种博大胸怀的体现,有些人却理解成宽容他人会使自身的利益受损,是一种“不公平的牺牲”。

其实不然,宽容是群体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磨合出来的互利共赢的一种极佳处事方式,即使它在当下看上去是吃了亏,但从长远来看,宽容待人必定受益无穷。齐桓公在个人恩怨与管仲才能的权衡中用宽容加码,使历史偏向了强国富民一侧。

孔夫子一言一行皆恪守周礼,人误之而不愠,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牺牲是舍己为人,而宽容是推己及人。如果说牺牲是带有悲壮色彩的末日残阳,那宽容就是静好岁月里的温柔月光。

宽容待人,我们不需要带有牺牲感,它不是个体单一的失去,而是双方乃至群体间的往来。学会宽容,你我才能拥抱更广阔的远方。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一步一步学会体悟他人,一步一步向着宽容前行,我们终会在遥远的未来,与宽容握手言欢。(文/皖鄠)

相关推荐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远方,那片辽阔无垠的地方,有海,有山,有林,还有那些自由翱翔的梦。我,就像一只小小的鸟儿,在这浩瀚的天空中奋力振动着翅膀,试图挣脱脚下的...

好文天地 2025.02.22 0 866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人来人往,吵吵嚷嚷。我们这代人,情绪像春天的花儿,开得快谢得也快;心思呢,却像迷宫,绕来绕去,复杂得很。行动上呢,又...

好文天地 2025.02.21 0 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