缱绻文化情,裁作笔墨行
涛哥挣米 好文天地 2021.10.23
夫人类文明之所以薪火相传者,赖以文化之一脉相承,中华诗词以其积淀千年的文化特质,贯通古今文脉,兼容众家之长,其时代价值历久弥新,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遍览人间云和月,静水流长源不绝。诗词以其扎根民间的姿态助推文化的绵延。
中华诗词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于其与各阶层群体的紧密联结,在外儒墨、内道法的文化结构中,诗词不囿于高蹈云端的艰深晦涩,而是以平易近人的姿态贴合大众生活。
纵观古今,从诗三百的传于民间到花间词的流于市井,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童子解吟长恨语,胡儿能唱琵琶篇”,吟诗填词并非独属于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追求,而是群众对于生活的撷取和最质朴情怀的抒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词渗透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不断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借以推动文明载体的运转与飞跃。让诗词的时代价值最大化,将助推文化更广泛的流传与深入人心。
墨香温存修此身,涵海河川慰风尘。诗词以其历久弥新的美学意义构筑灵魂归乡。
昔时渊明寄情诗酒,独守情志而窥尽盈虚,和靖处与梅鹤,据本成真而修己洁质。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人站在历史的高处,遗以芳草惠泽人间。诗词自诞生之际,便因其独特的韵律形式与美学特质而具备涵育品性的功能,使人不局限于物质层面的一得一失与漫漫人生的一枯一荣,而是将感悟与哲思投向更加广阔的生命出口,进而升格自己的思想境界。
自古而今,诗词都是安放灵魂的圣殿,君可见陈更受诗词熏陶日久,举手投足间抒尽兰心蕙质,不失为文化传承者之典范。让诗词的时代价值最大化,将托举社会群体素养的整体上移。
挥斥方遒点江山,胸怀丘壑天下先。诗词以其不竭的生机延续家国情怀。
诗词能够将家国信仰升华为自成一脉的人文品格,酌古御今,自屈原离骚字字泣血,悬笔一绝为千古绝唱,后人以笔墨描尽民生疾苦,以怀古讽喻时局乱象,以诗词寄托深沉的家国情怀。吾侪感喟于子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天下,亦为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之心而唏嘘长叹。
诗词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推进家国情怀的根培,将刻骨的深情厚植进文化土壤,进而凝聚成存亡之际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让诗词的时代价值最大化,将利于激浊扬清与弘扬社会正气。
揆诸当下,我们欣见《经典咏流传》以形式创新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攫住了国人的目光,亦欣闻中华诗词冲出国门,肩负起文化交流的使命展现泱泱大国风范。新生世纪里,诗词的时代价值被不断赋能,并始终在涵育个人修养,促进文化传播与凝聚家国情怀等方面发挥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辈青年当以诗词之传承发展为己任,怀珠抱玉,通于康衢,手持文化之炬火,风过不灭。(文/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