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苦难 创造辉煌
涛哥挣米 好文天地 2021.09.26
时代的厚重脚步会无情沉重地践踏在每个人的脊背上,在大历史的循环往复下,个人就如同溅入海面的细碎浪花,被无情地裹挟着,做着日复一日的潮起潮落。面对无情莫名的裹挟,个人的痛苦与欢乐看上去似乎只是时代的一粒微尘,但即使是这粒微尘,我们亦可从这琐碎的微尘中看见人间百态,品味众生真情。
琐事并不是无意义的,对于历史这本跨越千年的厚重书籍而言,正是用无数凡人于千百年间的苦与乐、痛与爱凝结而成的。正如迟子建所言:“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每一个微笑,都有意义;每一滴泪,都共同汇入了历史深不见底的海面,才构成了今天华夏的波澜壮阔。
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整体的恢弘庞大,而忽略琐碎处蕴藏的美好与痛苦,我们的生活将不再是生活,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而对于琐碎中的痛苦,我们也应给予它意义,在痛苦与美好间的博弈享受人生。就如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所言:“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但正像柴静所指出:“痛苦只是痛苦,珍贵的是对痛苦的思考。”对待痛苦,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被动接受,还应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造,关于书写自我以及辉煌。正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于作品中所关注到的那些关于失落与痛苦、挣扎与死亡的情绪。她认识到作为拥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我们永远无法回避负面因素,而大抵只有通过艺术的形式去创造、书写痛苦,才能在当下享受痛苦,创造自我。
可当代社会上掀起的一阵“享乐主义”的风潮,沉溺于风潮中的人们一味地逃避现实、躲避痛苦。但恰恰就是这种行为,反倒让他们失去了人生最真实的体验。未经苦难的人生正如一潭沉闷的死水,在沉默中失去所有的颜色变得麻木不可感。
苦难也许本身无意义,但我们一次次书写苦难,用自己的方式去战胜苦难,就已赋予了属于痛苦的意义。若张岱只是沉溺于王朝覆灭、家国破碎的痛苦里,又怎能创作得出那《西湖梦寻》中人间的美妙生活以及风景的优美恬淡?若叶嘉莹先生只是将自己弃于家国动乱的无常中,又岂能写出启蒙无数人爱上古诗词的作品?……
书写苦难,创造辉煌。日常琐碎中的每一处欢乐甚至苦痛,都会成为构建我们灵魂坐标的重要基石。草木秋死,松柏独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文/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