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什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宋代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大家一定在很多地方都听到过,在很多的歌里面也有这句诗。那么除了这两句之外,大家还知不知道它的其它内容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什么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相关推荐

黄铜紫铜的区别

黄铜紫铜的区别

黄铜和紫铜,听起来好像差不多,其实它们之间可有着不小的差别呢!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双胞胎,乍一看挺像,但仔细一瞅,性格、爱好啥的全都不一样...

热点百科 2024.04.16 0 15

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上下楼梯,看似日常小事,实则关乎我们膝关节、腰椎的健康,乃至整个身体的姿势。正确的上下楼梯方法不仅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还能减少意外伤害...

热点百科 2024.04.11 0 16

竹制品怎么处理才能不发霉

竹制品怎么处理才能不发霉

说到竹制品怎么处理才能不发霉,这可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毕竟,谁都不想看到自己心爱的竹制小玩意儿,因为发霉而变得面目全非吧?别急,我这就...

热点百科 2024.04.08 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