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诗韵,点亮了我的青春

细碎的阳光打过梧桐的枝叶,也打进青春的记忆......

读杜牧的《江南春》时年龄还小,想不来“千里莺啼”的春意盎然,也不懂得“楼台烟雨”的细雨如烟。母亲说这是一卷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让我好好背诵,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

我虽将诗句背的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楼台上笼罩的流光细雨只是朦胧,而对牧之本有的浅淡理解则更模糊了。

“天天背诗有什么好?”这样的质问与反驳发生在几年前。我把诗集高高的举起,又重重的摔下,仿佛甩掉一个沉重的包袱。因为会背诗已非儿时“炫耀的资本”,在没有赞美目光、没有鼓舞掌声的日子里,诗成为一种负担。于是,那些“江碧鸟逾白”,那些“夜静春山空”,都在一夜间变成了不堪的聒噪。

诗韵,点亮了我的青春

直到——

杪秋,屋内,夜已深。一轮圆月,悬在窗头,洒那般皎洁落在窗纱上,朦胧,飘渺。百无聊赖的我在偶然间又拿起久违的诗文集,随手翻看“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转念一想、细品细思、幡然醒悟,这纸墨间响起的平平仄仄的音韵,如明月般悬在了心头,那般皎洁,深深滋润了心田。原来,诗中也有这般旖旎风景,也有这般相思愁苦!终于,重拾一份诗韵,重拾一份美好。

爱上读诗。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是多少孤单的思念;一句“宁可枝头抱香死”是多么不屈的气节。“暗香浮动月黄昏”漾出朦胧月色下清幽的梅香,“青山一道同云雨”在宽慰中诉说无限的离殇。

爱上品诗。“香消酒未消”于简洁的文字中透出易安的思绪;“会挽雕弓如满月”于细致的描摹中表达出子瞻的胸怀;“凤凰台上凤凰游”于华美的语句中渲染出青莲居士的才情。

更爱上写诗。曾自创《消愁》一首:“西楼映月雨霏霏,暮霭扁舟大雁归。举杯残酒断肠愁,凭栏相思东水流。”虽知内容生涩,情感浅薄,却也是最甜美幸福的尝试。

就这样,诗成了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雄浑,它的优雅,它的深厚,它的博大时刻熏陶滋养着我。(文/宋星也)

相关推荐

人活一世,为寻生命那抹光

人活一世,为寻生命那抹光

我曾在无数个黄昏的余晖里,呆呆地伫立,凝望着天边渐渐消散的绚烂,心中反复叩问:人活一世,究竟是为了什么?这疑问如同一团乱麻,在思绪中缠绕...

好文天地 2025.09.06 0 5030

宿命织锦,共绘你我之章

宿命织锦,共绘你我之章

晨曦微露,云霞轻舞,我漫步于幽径,耳畔是林间细语,眼前是花影婆娑。一切,仿佛是天意精心布置的序曲,引领我走向与你相遇的必然。我曾幻想,若...

好文天地 2025.07.19 0 696

与闲寂共翩跹

与闲寂共翩跹

黄昏时分,天际的云霞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以她独有的温柔轻抚着每一寸疲惫的土地。轻柔的晚风,携着远处稻田的香气,与偶尔传来的蛙鸣交织成夏末...

好文天地 2025.07.18 0 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