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平视自我才可看见自我
搬砖老湿机 好文天地 2022.05.25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由此可见,世间无论一人一物,一树一枝,皆有其长短拙劣之面,取长补短应是人间常态。然而我们常常仰头就自卑,低头便自得。难以平衡其两者关系,私以为,只有当我们不再低头抬头,照镜平视自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我们常常仰望优秀卓越的人,却忘了人人都是一颗种子。有人问,人为什么总是在仰望?我想,应是源于内心的自卑。
世界上优秀的人太多了,在生活在“内卷”横行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确实要经历许多精神考验,凌晨四点起床很难,一天记几百个单词很累,第一学历成为了许多公司的入门槛。
眼看周围优秀的人一步步攀登上理想的山峰,有人在麻木中选择“躺平”,无所事事。也有人在过度焦虑中不知所措,自怨自艾。但,仰望毕竟是仰望,再如何仰望也只是徒然的举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最终要克服的,其实是那个懦弱的自我。
只有当我们开始平视自己,将己所不及变成进取的理由,奋斗的姿态,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超越,到达理想的高度。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喜欢低头得意的俯视不及自己的人,以此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这是罗翔的外公留给他的遗言。我们如今所见之罗翔,是法学界的网红,是句句哲理的大师级人物。
不过,年轻时的罗翔并非是时常自省的谦虚者,反之,因为过于虚荣自大,才有了外公临终前的警诫之言。在我看来,虚荣和自大,其实也是一种仰望。浅水喧哗,深潭无波。正因为内心的空虚,人才会凭依靠俯视他人来得到心灵的安慰。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杨绛先生所言极是。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是一种仰望他人的姿态,如果仅仅只是仰望而无所作为,只能把自我和他人的距离愈拉愈远。
唯有平视,我们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皈依不在天堂,皈依就在路上。少年郎,青春正灿烂,星光在闪耀,前程似花似锦。我们无需事事仰望他人,责备自己。我们应该平视自己,认清自己路,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文/Eden-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