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归?
搬砖老湿机 好文天地 2022.05.21
雾凇沆砀,上下一白,是陶庵居士的痴;归来未晚,湖海茫茫,是沈复三白的醉。在红生万物的快捷功利中,灶台炉火,袅袅炊烟,是李子柒在衰落遗失的边缘的坚守,是五千年的,也是她一个人的田园牧歌。
光缆成为人们攀登浮空岛的依凭后,人们渐渐都习惯于用最少的时间博取最多的存在感,优越感,认同感。于是,打卡成为必需品,名胜之内尘垢渐积;朋友圈成为必需品,立体的生活干瘪成一张相片甚至是一串代码。笙箫不语,旌缎无言,李子柒手中的一针一线,笔下的一撇一捺,都在叩问你我:急切地创造生活,不应是为了从容地享受生活吗?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抹染是初心 ” ,生活的初心不是竞争,不是炫耀,不是迎合亦或是纠正别人的看法。当钨丝点亮城市,当钢轨联接乡村,当婴孩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这一切的初心才是生活。纪伯伦有言,“把蚂蚁的忙碌捧得高于蚱蜢的歌唱的眼光,是多么的狭仄”。
诚然,现世中无数的父母辗转世界,夜以继日地创造财富,美其名曰为了儿女更好的生活;殊不知,“生活”一物从来便没有过。然而,“茶凉言尽,月上柳梢”,云中之鹤徐志摩放浪形骸,似乎并未创造什么,但他与陆小曼热烈的拥吻,与康桥深情的别离,却馈赠了个世界以温柔而深刻的足迹。“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千秋”,生活,本是一种心无旁骛的体验。
人民日报曾评论,“发展不是情怀的敌人,相反,只有发展才能给情怀创造基础”。诚然,时代是朝前走的,没有对旧生活的淘汰就没有进步,甚至于传统本身也成长于更古老的智慧。若说李子柒的生活是你我的世外桃源,那么的确,光缆正是舟子的小船——在荧幕上,我们见证了李子柒的小桥流水与人家。
尽管未来值得追逐,可追逐本身却不值得追逐。生活否定的不是进步,而是只顾埋头前行,却将灵魂抛在身后的躯壳。“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风雨大可去负担,星辰大可去探索,但跋涉泥泞之余,勿忘去欣赏一朵花的盛开,一束阳光的倾泻,以及一湖秋水的静谧。
二十八岁时,梭罗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的山林开荒种地,写作看书,独居两年两月,浇铸了生活的圣经。生活就是如此简朴,朴素得像李子柒桌下浅眠的小狗,朴素得像李子柒窗外簌簌的落雪。(文/春曰野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