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为本,心即世界
搬砖老湿机 好文天地 2022.04.21
古之君子,欲实现治国安邦平天下之抱负,须从立己修身开始,而后一步步走向兼济天下的高峰。故孟子有言:“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如今时代早已换上崭新的衣裳,时移世易,那改变世界的志向却依旧深埋于多少炽热的赤子之心,古训的思想深深地烙印,时刻提醒着我们:“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改变自己,才是宏图之始。
列夫·托尔斯泰曾感慨道,“每个人都想着改变世界,但没有人想到改变自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攫取视线,淹没在人潮之中;面对多元纷乱、瞬息万变的世界形势,我们也常常感到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为此,我们开始思考何去何从,甚至幻想着去改变这个世界。殊不知,一切改变的根本都源于每个个体发自内心的改变,要想改变世界,就必须先改变自己。
我国传统文化中,少有将改变世界作为毕生之追求的,而是最强调修身养性。只有立足于自身,不断地提高自我能力与素养,才不至于随波逐流,被裹挟着前行。
古有徐溥储豆律己,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千锤百炼,终成德高望重之名臣;今有村上春树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与写作,强健体魄的同时,笔耕不缀。日常的修身与自省,可以去除心灵的杂质,使灵魂变得纯粹而高尚,方可达到“心中容万物,胸中有沟壑”的境界。
我们应将坚韧克己的原则融入生活中,将落脚点放在自己。自身足够强大了,世界才会愿意和你携手。
然而,一个人经过立己之锤炼之后,真正得到的成熟,并非对世界的冷漠,而是对世界的温柔。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改变自己并非意味着就可以脱离时代和他人而“独善其身”。
我们应让心跳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逐步走向兼济天下。君可见,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将人民的幸福放在自身的健康之上,心系人民,与自然对抗,成就兰考之佳话;君可见,袁隆平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宏伟两梦付诸于实践中,一生努力,造福人类。在奉献中,自我的价值得以体现,而世界也在因你而改变。
更进一步而言,“己”与“世界”本为一体。身属世界,心随自己,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永远不是对立的两件事,更不会背道而驰,只不过我们更应明确二者先后顺序,找寻到通向它们的正确道路。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幡然醒悟,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自己改变了,世界也会为你而改变。
马克曼森曾说,“你改变世界,不是通过一些包罗万象的意识形态,或者对未来的错位梦想,而是通过实现每个人在当下的成熟和尊严。”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心即世界”,只有看清了自我,并愿意付出改变的人,才能在自我实现与进步中,探寻到“己”与“世界”的真理,逐渐丰盈灵魂,走向成熟。(文/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