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
搬砖老湿机 好文天地 2022.04.01
近几年来,流量形成一种输入模式,快速在市场形成一种“快餐风气”。“流量军”凭借自身的数量优势、风靡速度、持续时间,走红于网络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快消费,速食用”的局面。
流量走红并非一时乍然惊现,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人类不再隔着大海,遥跳大洲,望洋兴叹。网络通过时间的“发酵”,散发香醇的“美味”,吸引了无数网民前来“品尝”。事实证明,互联网是块炙手可热的宝,因为它拿下了全世界用户市场,自然而然流量走红也是时间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会朝正反两极去发展,流量也不例外。
网络出现了短视频、“流量书籍”、“流量文化”等流量催产多元化新事物。毋庸置疑,部分优秀文化以迅雷之势,向大众传递它们的精华。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在短时间内简概新闻内容,直观让群众感受正能量的传递,这是短视频带给的优势。
对比传统新闻联播模式下,这种轻型体量的本身更易于传播。把联播内容压缩至一分钟,极大程度使受众在碎片化时间里看完内容,同时让群众取得正向价值观念。这种类型的短视频概念,也是短视频行业必须借鉴受用的。
然而流量带来的甜头,过于购人,致使大部分人沉溺于流量之洋中,无法自拔。
资本过度追求流量变现,基于流行大IP进行的网络文艺创作,形成“IP在手,天下我有”的市场局面。进而发展线上线下的经济活动,促进IP影视化、动漫化、周边化,符合了大众口味,进行“流量消费”。
但过度消耗流量本身,当达到峰值时,物极必反。导致媒体出现了“标题党”,广告出现了“虚假营销”,短视频出现了“眼球经济”等一些滥用流量的事件层出不穷。
热度和流量两者“捆绑销售”,热度变大会激起群众好奇之心,自然而然的随波逐流,各种低俗猎奇的文化“扑面而来”,步步茶毒群众的身心健康。这种流量注定不是恒久的能量,内涵都已烂核,又该如何给人们带来正能量。
当流量文化以网络为依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所前进的方向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互联网依旧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流量+"模式任然为市场主流。
正因为流量周期性短,时效性强,更因让其以一公分宽度挖掘一公分深度。要在市场竞争中释放出它的正向活力。任何时候大众需要的不是“流量”,而是“能量”。(文/江玖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