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灭读书灯,月光落满身
搬砖老湿机 好文天地 2022.03.26
书没有坚硬的躯体,却可以成为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书中没有玻尿酸,却可以养颜;书不是百万英镑,读之则受益终生;书非药却可医愚使人明智。
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而书籍承载着教育,白纸黑字,中华文化沉淀于此并代代相传。
书是精神的圣地,是灵魂的栖息之所。严歌苓曾言道:“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外貌之改变易如反掌,但灵魂之提升却是日积月累所沉淀的结果。
在这纷杂的世界,人类越长越“像”,唯一予之区分的只有内心最深处的灵魂,灵魂是个人的特异属性,隐藏着最本质的自我,而塑造灵魂最好的办法便是读书。
我们羡慕董卿的才华与温柔,为她的腹中诗书所折服,惊叹易安的才华“应是绿肥红瘦”,殊不知我们只见他们出口成章,笔落生文,却不见他们在某个地方翻动着微微泛黄的书页,逐字逐句,用心感受书中的悲欢离合。
书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书带领着我们破除浅层的冰封,看到深底的海洋,我们视界由此更加广阔、深邃,脱离了原本的险隘区域。我们所真实见到的也仅仅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一隅,世界如同一座山,而我们却只得窥见一角。
书籍则是我们的另一只眼睛,破除了我们心中的冰封,走出固定思维,走出狭隘区,带我们去认识世界。书也为我们塑造了另一个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回顾往昔与未来相遇,沧海一粟,史书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我们透过文字看待世界的迁移,书是孤独流浪者所居之地。流光一瞬,文字千年,书籍代代相传,作为载体文化亦融于此,是所谓中华文化之火炬世代不息。
身处俗世红尘,不食人间烟火亦是不可能。我们或是为学习而焦躁,或是为了工作、买房、家庭而四处奔波,柴米油盐事事不可轻,身心疲惫,而书给了我们一方栖息之地,在书中没有杂事的纷扰,有的只是笔墨所构造的的世界,在书中得以寻得一丝心灵慰藉。
读书使人思考,给人以警醒与启迪,阅读书的同时也是在观看他人的人生并从此得到感悟,“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如是所言。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蔽陋,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书籍永世不朽。在某个夜晚,于灯下落座,一杯清茶一本书,让灵魂染上书香,享受书中的文字之城,共享文字盛宴!(文/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