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描红印,挥毫泼墨绘人生
搬砖老湿机 好文天地 2022.03.02
绺绺墨丝昭示着华夏文化,悠悠墨香宣告着九州历史。一撇一捺,是书法中最简单的笔画,却诠释了所有的炎黄子孙。从千载墨迹里走来的我们,脚下已经铺好了前辈为我们镌刻的“人”路,而这条路,却需要我们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里中走稳,走完,走好。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描红好共同的人字,更要描绘好自己的人生。
亦藏而不露,亦敛而不殆。逆锋起笔,逆折锋芒;谦虚内敛,收敛傲岸。屏东书院楹联有言,“持其志勿暴其气,隐于事而慎于言。”低调是一种胸怀与态度,一种修炼与体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曾有杨修恃才自负,因才而亡;亦有王羲之暗自练习,成就书圣。
毕露锋芒会自食其果,晦迹努力才成就辉煌。描前辈藏而不露之红,亦要描绘敛而不殆之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无法做到完全收敛,但我们可以低调地厚积,等待着薄发,为实现中国梦悄然蓄力。
亦不偏不倚,亦不塞不闭。自己要有坚定的立场,自己也要有兼听的双耳。首先是要有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立场。蒙田曾言,“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所以,双眼要紧盯同一个鲜红的旗帜,双脚要朝向同一个明确的方向。
而在追逐目标与梦想的路上,我们仍要虚己以听,若固执己见便会走上青春的弯路。且顾唐太宗以贤臣忠言为镜,终成就贞观之治。且顾陈延年结合实践与意见,终坚定社会主义目标。无论是当朝明帝还是一代英杰,他们都身站正,耳闻明。因此,身正耳明,也是新青年应有的模样。
亦不前辗转,亦不假思索。在不同的场合应有不同的行动,身卷信息洋,面对纷繁的网络流量,我们要不受谣言舆论的影响,审时度势。正如《吕氏春秋》云,“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停滞的笔触正展现了这样的态度。
身处新时代,当国家与人民需要时,我们也应勇往直前、挺身而出。君可见“最美护士”朱海秀逆行疫情潮流;君可见“美术硕士”向平东回乡带民致富。一味的停滞就是躺平,适当的停滞则是反省。因此,青年笔下的一捺,或缓慢迂回,或干脆利落。
一撇一捺描红印,挥毫泼墨绘人生。前辈给我们刻下了内敛、中正、审时的红印,规整了儿时踉跄的步伐,而后的路还得我们自己去行走,去探索,去创新。身为新青年的我们,应在字帖描摹红印时学会写人字,在以后挥毫泼墨时绘染好人生,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将人字写出风采,写出精彩,写出崭新的未来。(文/五月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