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他山之石,善假他人之物
涛哥挣米 好文天地 2021.12.02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诚然,世间没有天生完美的无暇之玉,更多的是从璞玉开始。然璞玉不常有,众生皆等,我们生来更多是寂寂无名的礁石。任凭海浪冲刷,不断在时间里磨去戾气。但假若礁石有方,寻得他山之石,亦可攻玉。
常言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指在于阐明世间万物皆有不足处。这本是最简单的道理,但古往今来,鲜少有人能够真正踏足期间。
莫不无西楚霸王这般蛮横自大而后自刎,莫不无关羽轻视而后失掉荆州,莫不无战神拿破仑傲气一敌而后兵败滑铁卢。又且论伤仲永为万世之遗哉,非上天不眷顾,确是其无法善假于物。天资聪颖终抵不过万变的环境。
吾愿得之,善假于物需认识自己。
古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有道:认识你自己。人类似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愚昧的宗教神论中解脱出来,重新认识自己。人开始代替神、宗教成为世界的中心。
换言之,认识自己,便是一种定位自己。是石便是石,是玉便是玉,无需掩饰,无需隐藏。只求心安。倘若石不石,玉不玉,又与傲视群雄却折兵赔命的前者有何差别?
可自然还是在不停地更迭,石不能一直是石,玉也不能只是玉,石要磨练成玉,玉要磨练成宝。若仍是一成不变,那世间又得上演多少次仲永之伤?
吾愿得之,认识自己需与时并进。
千里马曾陨落一时,也曾潇洒一时,关键在于伯乐是否常有。世人皆说伯乐不常有,可无人料想伯乐可以是自己,是自己所能借助的周遭一切事物。有是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先天的不足,可以凭借外力而变之。若先天优越,但不懂善假物方,而会被时代之波冲打在岸礁之上,成为时代遗骸。
吾愿得之,独具慧眼勇做自身伯乐。
揆诸当下,世间仍存有礁石不思量于暗室,无忖度之意,更有甚者,怀疑玉之光亮。愚昧呵,愚昧呵,若世间无光,有可曾失去点亮手中炬火?众人哀嚎,却不知寻觅良方。
万般自艾,独数自身可怜,无人顾暇,却不知伯乐便在身边。万物皆可攀,众生皆可假借期间,确是少了一方觉悟。
吾愿他山有石,自号璞玉,滚落山间,冲出暗室,借世间雨露,受雷公之击,浴火重生,涅磐之上,点亮炬火,化作玉石,光耀人间。(文/第十三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