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得失皆成长 未来犹可期

知名学者杨宪益在《自勉》中写道:“偶遇得失莫过问。”诚然,我们的成长就是得与失的过程,这不是静止的原点,而是可以延伸的坐标轴。所以,学会坦然面对得失才能有走向未来的动力。

uc下一页:得失皆成长 未来犹可期.jpg

固然,在这个价值日益多元的社会,何为得,何为失,应由每个不同的人去定义。尤其是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面对网络大潮中的奢靡之风,我们往往会产生失去的错觉。但是,没有人能把控他人的人生,唯有自己才能判断得失的历程。如果将他人的得失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反而会动摇追求理想的热心。

因此,得与失既不是迷茫的起点,也不是绝望的终点,而是永远期待着未来的过程。因为我们知道,一切都在处于变化之中,得失的动态让我们懂得一切皆有可能。

在这个内卷化逐渐加深的年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这样才能在万丈波涛中坚定自我。在如今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碰撞中,我们要将个人得失的过程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结合起来,以客观的社会需要作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得失,用时代发展的趋势时刻警醒自己的得失。

正如政治哲学家德沃尔提出正义二原则: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完全发挥自我的价值。小我的得失应该与社会的得失相结合,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回望百年之前,革命英烈浴血奋战,以失去生命代价让我们得到和平的盛世;回顾十年之前,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家园和家人的孩子让我们幡然醒悟:我们得到的远比他们多得多;就在一年之前,白衣战士逆行抗疫,用生命奋斗让我们得到健康的环境。难道亲人不重要吗?难道生命不重要吗?但是,社会历史的发展正是因为有这些无数的小我的无畏失去才得以延续。也许,这就是得与失的价值所在。

反观那些患得患失,止步不前的人,我想用少年萨特之问拷问他们:“世界上一切存在的有价值,那么,你的价值呢?”

得失皆成长,未来犹可期。得与失是人生的常态,我们理应坦然接受,并在得与失中不断磨练自己,勇敢地追逐梦想。无论得失,都将它视为人生宝贵的财富,在生命的尽头,怀着那幸福的回忆,发出如维特根斯坦一样欣慰的感慨: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文/现实人间)

uc下一页我与影子再见时

相关推荐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远方,那片辽阔无垠的地方,有海,有山,有林,还有那些自由翱翔的梦。我,就像一只小小的鸟儿,在这浩瀚的天空中奋力振动着翅膀,试图挣脱脚下的...

好文天地 2025.02.22 0 864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人来人往,吵吵嚷嚷。我们这代人,情绪像春天的花儿,开得快谢得也快;心思呢,却像迷宫,绕来绕去,复杂得很。行动上呢,又...

好文天地 2025.02.21 0 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