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919px){ .sidebar {display: block; width: 100%;margin-left: 0;} }

与自然共舞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从庄子的《齐物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人们便开始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今天,与自然共舞,依然值得我们追求。

uc下一页:与自然共舞.jpg

与自然共舞,我们在陪伴自然之时收获心灵的超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躬耕于田园,收获的是内心的宁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宴游于滁州,品尝的是内心的愉悦;“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鼓瑟于竹林,奏响的是内心的恬淡。古人们自我“流放”于山水之间,感悟到的是思想的超脱,是生命的静美。而在浮躁、功利气息浓郁的当代,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在碎片化、快捷化的生活中实现自我沉淀:买房、买车、有份体面的工作、奔往大城市生活,人类的灵魂被束缚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钢铁巨兽”体内而逐渐流失了心中的那片远方。我想,对于想要“诗意地栖居”的人来说,大自然或许是他们唯一的友邻。

与自然共舞,我们在携手自然之时感悟生命的和谐。         

尼采说过:“谁静卧草地或幽谷,侧耳倾听,必能领悟天地间万物的奥秘。”万物共生于一片蓝天之下,人类与自然的每一次良性互动,都涌动着生命的和谐——这就是万物的奥秘。我国古有贤臣蔡襄兴水利、广植树,百姓交口称赞“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今有“治沙英雄”王有德积极改革白芨滩林场,将毛乌苏大沙漠变为各色松柏枫栎生长的乐土;古有良官李冰建造都江堰,化洪涝泛滥之地为中华“天府之国”;今有“雪域精灵的保镖”余建华放下猎枪,在半生守护滇金丝猴的过程中缔结跨越物种的情谊。然而,当有人一生致力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候,也有人“逆流而行”试图破坏与自然的纽带。海洋中漂浮着的因微塑料累积毒害而死的鲸鱼尸体、日本隐瞒实情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造就的大片高辐射污染水域,无不在向人类发出无声的控诉。可是,当生态的平衡被打破,最后受到最大危害的除了我们人类自己还有谁呢?正如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所说:“这种战利品娱乐主义者有一个怪癖,即他在用一种微妙的方式加速着他自己的毁灭。”

时代的舞台上,我们与自然共舞——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必能在这片万物生长的土地上享受到来自自然的馈赠与祝福。

uc下一页春梦一场

相关推荐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确定方向,追寻自由梦想之旅

远方,那片辽阔无垠的地方,有海,有山,有林,还有那些自由翱翔的梦。我,就像一只小小的鸟儿,在这浩瀚的天空中奋力振动着翅膀,试图挣脱脚下的...

好文天地 2025.02.22 0 865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学会接受、适应与享受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人来人往,吵吵嚷嚷。我们这代人,情绪像春天的花儿,开得快谢得也快;心思呢,却像迷宫,绕来绕去,复杂得很。行动上呢,又...

好文天地 2025.02.21 0 693